省文学院与省曲协举办长篇小说《瑞雪丰年》有声演播研讨会

时间:2025-09-01

8月31日上午,由黑龙江省文学院、黑龙江省曲艺家协会主办,哈尔滨市曲艺家协会、黑龙江文学馆与王刚政协委员工作站承办的长篇小说《瑞雪丰年》有声演播研讨会在黑龙江文学馆成功举行,这是黑龙江文学馆“文学周末”第二十场活动。来自全省文学界、文艺评论界、曲艺界的十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文学作品向有声形态转化的路径、价值与未来前景及文艺家协会如何聚焦“做人的工作”提高服务质效等展开深入研讨,探索文学与曲艺跨界融合新路径,持续推动优质文艺资源直达基层。

《瑞雪丰年》是由中国曲协会员、黑龙江省曲协理事、青年作家张晓光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作品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生动刻画了中华儿女为民族解放挺身而出、英勇抗争的英雄群像,整部作品气势恢宏、构思深刻大气、人物丰满鲜活、情节曲折感人,表现出浓烈的家国情怀与民族气节,自出版问世以来广受好评,成为展现龙江青年文学力量的代表性作品之一。本次有声演播是省市曲艺界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推出的重点工作项目。为让这部文学佳作焕发更广泛的生命力,哈尔滨市曲协创新探索,将其改编为有声演播作品,由中国曲协理事、黑龙江省曲协副主席、哈尔滨市曲协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王刚演播录制,通过声音艺术的演绎,让文字故事更具感染力与传播力,有效推动优质文学作品的大众化传播。

研讨会上,宋心海、李伟东、姜超、金钢、赵亚东、任毅、金恒宝、张广玲、葛勇、迟振山、辛越、胡绍华等文学界、文艺评论界专家学者和青年曲艺工作者围绕《瑞雪丰年》的原创价值、文学深度与时代意义展开热烈交流。大家高度认同“文学+有声”模式对拓宽作品传播边界的积极作用,认为这种延伸形式为文学与曲艺的跨界合作搭建了有效桥梁,能够让优质内容触达更多读者与听众。有声演播作品的推出,不仅是对历史记忆的深情回望,更彰显了曲艺艺术作为红色“文艺轻骑兵”,以艺术为媒、传承红色基因的责任担当,也体现了广大曲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和工作理念。大家一致认为,艺术交流互动与评论是艺术实践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新时代语境下,传统曲艺只有立足传统根脉、创新传播渠道、拓展表现载体,才能在新大众文艺的新语境中扎根生长,焕发出更加璀璨的时代光辉。各位专家学者还结合作品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演播细节、深化情感表达等意见建议,为作品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了专业指导。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邱华栋,中国曲协副主席、著名二人转表演艺术家闫淑平,黑龙江省曲协主席刘彤,陕西省曲协主席苗阜,沈阳市曲协主席穆凯,苏州市曲协主席王池良,曲艺名家、理论家耿柳、邹德江、王声、林遥,有声小说演播家周建龙发来贺信或祝贺视频,对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吉林省曲协、福建省福州文学院也发来贺函。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瑞雪丰年》有声演播的打磨完善提供了宝贵思路,更为龙江文学与曲艺的融合发展注入了新动能。省文学院、省曲协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深化两大领域的融合融入,努力催生更多高质量的跨界文艺作品,持续推动更多优质文艺资源走进大众视野,服务人民群众。




供稿:省曲艺家协会

初审:李伟东

复审:肖萌

终审:杨柏婷


臻艺天地
二维码
黑龙江省文联